第364章 顺境出惰民-《华夏之剑》


    第(3/3)页

    在座的内府众人和6续进入会议室的蔡莘及将军级参谋,静静地站在那里听着欧阳轩教诲。安静得很,连喘息声都能被放大。欧阳轩扫视了一圈,接着说道:“兵,乃国器。弱民强兵,根基不存,兵损则国衰。强民,兵自强。困境民悍,顺境民弱。国事虽盛,不要忘了久居顺境,民自惰。这次边境无处不战火,但民如何?朕知尚可,没忘初心。可是朕也听到了许多反战之声,甚至有官员、议员提出了主动割地求和的动议。朕不怪这些人,因为顺境太久了,他们早没了亡国是何种感觉。这次裁撤冰州,朕就是为了树立强敌。那里的生态、土壤都已适合人类居住,让出去,树个强国,也是让国始终处于挑战自我的状态。欧罗巴各国,现在看西班牙和葡萄牙虽强,早晚因为自傲,而落败。此次出征,朕要求各军要打出国威,用同等的武器,让敌人畏惧。现在朕被内府内阁看紧了,不然朕依然要提刀上马,陷阵杀场”。

    欧阳轩喝了一口咖啡,顿了顿,笑着说道:“说了一堆,也是耽误了军情。你们继续,朕还要去相府看看”。欧阳轩也是觉得话说得差不多了,适时的止了话题。

    “吾等谨遵陛下教诲!”,作为这里资格最老的宋辰起身敬了一个军礼朗声说道。其他人也都起身敬礼,齐声喊道。等欧阳轩带着宋翊和侍卫坐上专车,再次回到会议室。气氛显得更加轻松,“蔡兄,方案看来还得重新做一份。伙计,来一杯原汁原味的咖啡”,曾鬙调侃的说道。

    “我看就不如,四面出击,来一次环线旅行。6军兵锋直抵罗马城下,给那个教皇点颜色看看。各军相互掩护前行,莫要让人抄了后路”。宋辰刚坐下即提议道。

    “中原从三面出兵,行至五百公里即可。多了怕那些软骨头投降,不好收场”。公输槿说道。

    白参敬看了看众人,手指头敲着桌子,许久说道:“这次吾等就来个大的,不如将预备役也拉上,让他们也感受一下战争。教他们如何面对战争与死亡,陛下只招了有子女的青壮,正好让他们懂得如何保卫国与家”。

    公输槿和蔡莘点点头,伸出一个大拇指,没有说话。心直口快的曾鬙说道:“既然都同意了,那还想啥,制定方案。蔡兄你的参谋可以打个下手,这个方案还得由内府制定,交由陛下获批,千万军伍调动非儿戏”。

    “到时在阿尔卑斯山巅,让宋前辈为咱们弟兄摆酒庆贺”,白参敬说道。

    “可别了,那些家伙,隐藏行踪还来不及,让他们出头露面可是有些难度”,宋辰说道。

    “玩笑也差不多了,这次出征,以现役军人为主,其他军伍为辅。不能喧宾夺主,伤亡控制在五千人以下”。蔡莘让参谋拿过计算机说道。

    欧阳轩回到九鼎宫已是夜半时分,宋翊及时将内府起草的方案交给欧阳轩过目,欧阳轩从头到尾详细的看了两遍。拿起笔在批注栏上写下了:谨慎行之,方案可行。罗马城下立碑而还,不得强行攻城。签上落款,盖上玉印。签署了三支令箭,连同方案交给宋翊。说道:“朕准了,看来他们明白了朕的意思”。

    “陛下,只是参议院那边该是如何?已经有动议弹劾司马相穷兵黩武,不务正业,暗指陛下”。

    “这届参议院着实不怎么样,都是一群书呆子。拟诏:解散参议院,三个月后重新选举,将这些书呆子以预备役军人送往卫州边关,参与此次出征。另诏书中严厉申斥参议员的奢靡之风,不思立身,而学儒家那一套古礼,欲行古制”。

    “诺!”。欧阳轩转身接着说道:“不用给他们面子,与朕狠狠地骂,同时昭告天下”。“诺!”,宋翊领命下去起草诏书。

    欧阳轩在殿前望着下玄残月思虑了许久,这届的参议员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因为在地方立有功勋,而逃过了兵役。民望甚高,才得以当选。按照宪法,参议员选举的先决条件就是服过兵役,而这些人却轻而易举的绕过这个条件。说明这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势力,在左右选举,这个势力又是谁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