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岁末年初-《退役宫女》


    第(2/3)页

    明净给他们找了一个在家开馆的名师,两人每天早饭后都要赶去上课,就专门拨了一辆马车供他俩使用。

    又令举子出身的公主府少使每到休沐日就带着他们去学子出没的地方去结交人,或者逛书馆和字画铺子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只希望他们俩学业有成光宗耀祖。

    他们还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明澈被封为陈仓府从六品飞骑尉,不再是等同吏员的七品末流官,成了正式的六品武职官。

    他已接到调令办好了交接手续,开始出从武威返回,回来后要先到兵部述职,然后才去上任,也就是说,他在京城要停留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刚好能赶上清明节祭祖。

    安阳听到这个消息,大概实在掩饰不住内心的欢喜,先派人去宫中送信给锦姝,然后就跑来和长生分享,本来她应该先去见父王和母妃,可她却越来越害怕见到母妃了,这段时间每见一次就闹一次不愉快。

    她本来耐不住空闺寂寞,想去找母妃诉诉苦,顺便督促一下父王,让明澈早点调回来,武威那么远,他却不能回京城过年,一个人在那里天寒地冻孤零零的,她想起来就不忍,而她整天一个人守着若大的郡主府,心里也空荡荡的十分难受。

    可她每次回府,还不等她诉苦,母妃就从头到尾不是絮絮叨叨地诉苦,就是哭骂个不停。

    以前美**人风韵十足的贵妇,如今却成了真正的沧桑妇人,满腹的怨气和醋意,指责哭诉父王对她无情无意,只宠那个新纳的贱货,还费尽心思打听到那个新纳的罗姨娘是青楼的清倌出身,整天婊子婊子地骂个不休。

    要不就骂纪王妃奸诈恶毒,本来答应的好好要亲自教养安怀,谁知到头来却骗了他,居然把安平安和那两个贱种一起教养,分明就是不想让安怀出人头地

    她心想难怪父王现在越来越不愿意见母妃了,以前她专宠多年,也没见身为正室的纪王妃争风吃醋过,虽然长年有病,却总是一派端庄大度优雅从容的样子,府里没有一个人敢对她不敬。

    而母妃现在这付样子,她这个亲生女儿都不愿意见,更何况是父王。

    以前她觉得母妃精明能干无所不能,现在却觉得母妃太不懂事了,都四十岁的女人了,还是堂堂的侧妃,不关心女儿的苦恼,不过问儿子的学业,整天和一个青楼出身的贱妾争宠,也不嫌奴才们背后笑话。

    那个罗姨娘虽然年轻美貌,但是早已不能生养,又出身低贱无依无靠,能翻起什么浪,谁知道她能得宠多长时间,母妃有必要在乎吗?哪家后院不是如此?

    而且她没觉得父王对母妃不好,她的吃食用度不但没有降低,还比以前越精贵用心,还有太医每天上门给她和纪王妃同时把脉调理身体,父王有了什么好东西,总是先给她和纪王妃,等她们挑剩下的才轮到吕侧妃和那个罗姨娘。

    父王对她这个女儿也一如既往地疼爱,有什么好东西都忘不了她,担心她一个在家寂寞,时不时接她回府听戏赏花游玩。

    为了把明澈调回京城附近,那么大年纪还辛苦奔波为皇上办一些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差事,就是为了取悦皇上,让自己夫妻早些团聚好好过日子。

    更别说对安怀的疼爱和关心,虽然没有如母妃所愿为安怀请封世子,但请封世子是件大事,安怀不居长不居嫡,别说皇上那一关,就是宗正寺都通不过,母妃整天吵闹又有什么用?

    自己以前不懂事跟着母妃一起胡闹,现在多亏郡马劝告,她才明白这件事的严重性,弄不好犯了皇兄的忌讳,就成了一件给家里招祸的大事,没看玄武门之变后,受到牵连被贬被降罪的宗亲有多少?母妃怎能如此不懂事?

    而母妃却连听她劝说的耐心都没有,甚至还指责她不给亲娘撑腰,不去打骂那个贱人,不管安怀的前途,不去同父王吵闹。

    直让安阳又生气又不耐,她现在才渐渐明白,和别人相比自己以前实在是太骄纵无知了,除了明澈这世上还有谁能容忍自己的任性无知?幸好嫁给了他,有他包容自己。而明澈每次来信都夸自己贤淑善良,自己怎能自毁形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