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滚雪球-《发个微信去地府》


    第(2/3)页

    但老友的公子倒是有些让宋平安刮目相看,梅玲倒是有几分担心的道:“强龙不压地头蛇,金子倒是小事,北平的话剧都知道现在是南国社风头无两,他以为自己是梅兰方还是程砚秋啊?”

    宋韵婷不满道:“妈!梅兰方和程砚秋那是京剧!”

    梅玲笑道:“你看,这就胳膊肘往外拐了!”

    宋韵婷抱住父亲的手臂不依不饶道:“反正金满楼我可是答应李若凡了。中华大剧院不是说学的海派的扇形舞台吗?我可瞧不出有什么好的!”

    宋平安嘴上没有说什么,但心里多少是有些瞧不上那些新派的。

    戏曲的生命在舞台,一开始是没有剧院剧场一说的,那属于皇家的专利。戏班子一般就是随便找个地方搭建个戏棚表演。草台班子更是直接就地表演的。

    后来清廷式微,那些王府家里的私人舞台之外,出现了戏庄。不但有较大的剧场,休息房间和宴客设备一应俱全。

    这些戏庄有的称“某某堂”,有的叫“某某会馆”,专供高官大贾宴客之所,并不经常开演,遇到喜庆堂会才有演出。观众都是主人请来的宾客,一般人是无缘一见的。

    但是喜欢看戏的人越来越多,戏班子也越来越多,有需求有市场关键还是有利润,就有了民营剧院。

    但民营剧院都是仿制宫里的戏楼,渐渐无论是建筑还是舞台设备,都有一定的规格。

    前台都是三面敞开的直角伸出式舞台,台前两旁大红明柱,明柱上面还得有名家手笔的戏联:一声占尽秋江月,万舞齐开春树花。

    剧院还得有楼,楼上左,右,后三面的前排包厢是官座,是达官贵人看戏的所在,售价也最高。

    包厢的后面是散座,售价较低。

    舞台的正前面叫池心,离的近,看戏实惠,但售价不高。

    舞台的左右两边是小池子,听戏最清楚,多为行家所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