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数据闪现-《我的脑中有根弦》
第(2/3)页
这个“全球扫描”计划得到了很多物理学家的支持,虽然科学家觉得普通人分析出有价值的数据概率基本为零,但毕竟全民参与可以让高能物理更加普及,也算是一项有益的工作。
刘沐阳也认为这种民间的数据分析没什么大用,充其量只能满足一下普通人的好奇心,毕竟高能物理是严谨而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每一点进步都需要科学家极大的毅力,幸运这种事有,但绝对不会降临在普通人身上。
就在此时,孙守信团队正在分析着手里的一段数据。每个人都是眉头紧锁。
“老杜,这个数据分析你怎么看?”
孙守信指了指这段分析图说道。
“不好说,不好说,这段分析图应该是因为技术原因造成报废,你们看这段曲线,已经有能量失控的征兆,完全不同于任何标准模型。”
杜涵宇教授回答道。
另外一名科学家也是点头。
“没错,虽然五百亿电子伏特非常巨大,可总归要符合我们的模型才对,这段有问题,应该是技术原因。”
孙守信没吭声,只是仔细的分析着这段图谱。
“技术原因?”
其实大家最怕的就是技术原因,这“开天”可是耗费了数百亿元才建造完成,今天第一次运行就出现技术原因?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但不是技术原因还能是什么原因呢?光以数据来分析,现有的模型都不符合,要知道当年的上帝粒子时都是在科学家的预测下,符合之前所有的理论,然后排除所有可能性因素后才确定发现了这种粒子。
没错,人类对量子物理是了解不多,但所谓了解不多,只是因为很多理论无法通过实际观测验证,只能靠理论来推理,不像天体物理直接用望远镜观测就能得到结论,这是人类的技术能力有限,不是理论不够,当然,理论有可能是错误的,但绝对不会完全错误,因为这么多年来理论都在逐渐完善。
现在大家眼前的这个数据图完全与理论不符,能量增加的太多,这是什么造成的?即使是微型黑洞也不可能如此?
“可能是技术原因吧。”
孙守信决定先不去理会这段数据图谱,毕竟这只是一小段而已,其他的几个已经分析出的数据图谱并没有问题,接下来的数据还要分析,如果都没有问题,那这个图谱很可能就是技术原因了。
“小黄,你把这段数据上传到网络吧,让我们国外的同仁也看看,万一其他科学家有不同想法呢?”
一名工作人员马上将这段数据上传到了网站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