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放心吧,朕已经命人调查过了。这种棱堡在泰西十分好用,绝不会浪费一文钱。” 听到这里文安之稍稍心安了一些。 只要不是陛下突发奇想搞出来的就好。 看看那批新式泰西火器就知道,十分的好用! 这些泰西棱堡应该也是差不多的吧? “相较之下朕更关注的是今秋的收成,这关系到将士们能不能吃饱啊。” “陛下仁厚。” 李定国拍了一记马屁道。 朱由榔心中感慨道要是有杂交水稻就好了,那即便是靠云南四川两省也能种出匹敌天下的稻米量。 现在的话只能指望玉米、土豆、红薯了。 “对了,朕所说的玉米、土豆、红薯可找到了?” 朱由榔清楚记得这些粗粮就是在明末传入的,现在只是没有普及。 朱由榔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做做文章。 “陛下说过此事后朕便命人去找了。只找到了陛下口中的土豆。” 土豆这个词其实是外来词,明末并没有这个说法。 当然朱由榔普及之后群臣都接受了这个称谓。 朱由榔闻言大喜:“这土豆在何处?为何不早点告知朕。” 文安之面露苦色道:“臣怕这土豆种不出来让陛下空欢喜一场,便先让人试种,想等成功了再告知陛下。” 朱由榔抑制住心底的狂喜,沉声道:“快带朕去看看。” 此刻他已经无心再视察棱堡了。 民以食为天,吃饱饭比任何其他的事情都重要。 吃不饱饭还谈什么抗击东虏光复天下,还谈什么收复山河? 退一步讲,土豆这种高产作物可以完美解决明军地盘没有清军多的问题。 土地不够产量来凑,这土豆的出现真是救命的! ... ... ps:第二更送到,新的一周老坤急需推荐票支持啊。大伙儿行行好,用推荐票砸死老坤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