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时天子总说是气密性的问题,要李定国一定要采买一些专业的棺材。 李定国当然不明白气密性不够是什么意思,但他也不敢问他也不敢说,只能巴巴的遵命照做。 如今几十口棺材放在船上,颇是有些晦气。 李定国还是很在意这些的,但见天子一脸的无所谓,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嗯,朕还想再试一试。上一次确实是临时做的棺材缝隙太大,气密性不够。这一次买来专业的棺材,效果肯定会好上不少。” “陛下,那热气球...” “热气球的话暂时先不要用了。朕另有用处。” 朱由榔顿了顿道:“晋王,朕有一事一直想对你说。” “陛下请讲!” 李定国诚惶诚恐道。 “世子年纪不小了吧?晋王何不多带他领兵打仗,传授一二。” 据朱由榔所知,李定国是一直把李嗣兴带在身边的。 在历史上李嗣兴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迹,这就是李定国的问题了。 身为父亲怎么能不为自己儿子想想呢。 就连朱由榔都开始有意的培养训练太子了啊。 振兴大明不是一代人的事情,不是驱逐鞑虏就是振兴,不是光复失地就是振兴。 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朱由榔希望看到的是后辈们能够接过衣钵,能够顶的起来。 不然等到他们这辈人老了怎么办? 大明岂不是又要走进破败的老路? 李定国面色一红,露出羞愧的神色。 “是臣疏忽了。” 他顿了顿道:“臣会带那臭小子多历练历练的。” “这便好。” 朱由榔满意的点了点头。 几十年后便是朱慈煊、李嗣兴、郑经的舞台,届时大明能走多远便看他们的了。 ... ... 江陵城内,府衙之中知府廖霖愁眉紧锁。 明军一路势如破竹,连克郧阳、襄阳、夷陵,眼瞅着就要打到江陵来了。 他本以为自己捞到的是个肥差,可现在看来这简直就是个倒霉之地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