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国英这个人最是好面子,也最是口是心非。 往往他嘴上说着不要,其实心里却是另一个想法。 “吴三桂这个贼人首鼠两端? 先是叛明? 再是叛顺,继而叛清。如此三姓家奴你叫本督去学他?” “东翁误会了,某只是觉得吴三桂这个例子摆在这里,东翁要多少有些准备,不要等到事到临头没有选择的余地。清廷现在虽然地盘很大? 但我觉得这种局面不会持续多久,很可能南北朝那种混乱的局面很快就会到来。” 对于谋士来说? 什么局面最喜欢? 自然是混乱! 越混乱越好。 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这种混乱的世道十分有利于谋士的发挥。 往往有名的谋士也是诞生于这种时代。 王有仁其实一直是希望李国英自立的,只是李国英的性格比较内敛。 有些东西他即便心里是这么想的也不会轻易的说出来。 所以便需要有个人替李国英说出来。 王有仁愿意来背这口黑锅。 他也知道以李国英之才成不了曹操? 但做个刘表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乱世嘛,做个草头王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关中的情况实在太适合割据了。 南边有汉中? 东边有潼关? 皆是易守难攻。 王有仁甚至觉得不割据都对不起自己。 果然李国英这次沉默了。 他不是一个毫无野心的人? 如果说之前还被洪承畴压制有所忌惮的话。 现在洪承畴已死,李国英已经没有什么可顾忌的了。 思考了良久李国英才吐出一口浊气来:“但是粮食怎么办?陕地穷啊,不能每次都靠抢吧?” 抢一次两次还可以,次次都抢?听起来真的不靠谱。 如今靠着清廷这棵大树,粮草军饷方面多少还会有些接济,若是真的割据了这条线就彻底断了。 李国英感到十分纠结,始终难以下定决心。 “东翁这件事关键看你想不想。以后的事情可以以后再去考虑。但如果东翁没有这个心,那就当某没有说过好了。” “你让我再想想。” 李国英闭上了眼睛反复揉着额头。 王有仁知道这件事有戏了,李国英这么说就意味着他已经心动了。 毕竟这是做土皇帝啊,有几个人能不心动呢?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