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父子两开花(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南明第一狠人》


    第(2/3)页

    朱由榔在有意把张煌言往内阁的方向引,想让他接替文安之的位置。

    如此一来兵部的尚书的位置就空了出来,让郑成功遥领合情合理。

    至于兵部的具体事务可以交给侍郎们来做嘛。

    以往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例子。

    当然朱由榔也清楚这次大胜不能说明很多事情。毕竟江南清军的斗志已经瓦解了。

    湖广、江西的丢失,南京的攻克让南直隶的清军心惊胆战,明军攻来基本就是望风而降。

    即便鼓足勇气打了也没有对明军造成太多的威胁。

    这更加说明了朱由榔当初选择闪击湖广的正确。

    如果当初朱由榔犹豫不决,最终选择坚守四川,怎么可能打开局面,控制近乎整个江南大地?

    现在的大明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别说是二十万军队了,以江南的财力养上五十万的大军也不是不可以。

    若能收复两广、福建将来便是养上百万大军也没有任何的压力。

    对此朱由榔还是感到和欣慰的。

    当初袁督师袁崇焕夸下海口五年平辽,事后看来就是一个笑话。

    朱由榔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收复了半壁江山,论功绩便是比之汉光武帝刘秀也丝毫不予多让了。

    当然现在不是骄傲自满的时候,打仗是打赢了,但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和经济同样重要。

    朱由榔觉得短时间内清军是不会再主动进攻了。

    一来清军也需要时间进行缓冲和休整。

    二来清军被打的一头包,需要稳定一下心情来判断分析明军为何会如此强大。

    如果盲目应战只会跟着明军的节奏走,十分的被动。

    至于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这几个墙头草同样不会轻举妄动。

    他们都是无利不起早,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清廷不给他们足够的好处,他们根本就不会出手。

    而现在清廷能给他们什么?

    要封地没封地,要钱财没钱财。

    当然这三个人同样不会轻易投靠明军。

    这当然是因为他们的黑历史。

    包括吴三桂在内的三人都曾经背叛过大明,吴三桂的性质最为恶劣,其他两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除非朱由榔下旨公然免除三人的罪行,不然三人连心动都不会动一下。

    倒是尚可喜那里朱由榔可以继续索取一些好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