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苏松失陷的消息传到了京师,好不容易恢复了一些精神的顺治又气的背过气去。 等到顺治醒过来后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召见范文程,而是在第一时间下旨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等人入宫。 这三人都是满洲旗人,是顺治十分信赖的股肱之臣。 他之前总是问策于范文程,是因为他觉得局面还可控。 最重要的是他的身子骨还能扛得住。 但现在看来,似乎他撑不了多久了。 顺治本就体弱多病,这次彻底被南边那一群无能的奴才气到了。 一时急火攻心,病情加重,到了太医都无能为力的地步。 这也没法子,两年的时间连丢四省,还都是极为富庶的江南重地,换做是谁也顶不住啊。 因为是给皇上治病,太医们不敢用太猛的药,只敢开一些温吞的方子。 这种药最多是能够延缓顺治的病情,吊着他的命,但是却不可能让顺治痊愈。 加上顺治一次又一次的被气,病情逐渐恶化,恶性循环之下已经到了药石无医的地步。 太医自然是不可能对他明着说的,但是顺治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十分清楚。 他知道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了。 呜呼哀哉,想不到他顺治竟然年仅二十余岁就要英年早逝。 他不甘心,他不甘心啊。 他本以为自己有机会成为千古一帝,成为奠定大清历史地位的一代雄主,可惜天妒英才啊。 顺治必须在自己还保持清醒的情况下把后事安排好,这样他才能走的放心一些。 诸子之中顺治最喜欢的乃是皇三子玄烨。 一来是因为玄烨天资聪颖,有帝王之姿。 二来是因为玄烨年幼的时候得过天花。 通常来说得过天花的人不会再得,这种情况下可以规避掉很多风险。 顺治很担心自己的子嗣因为疾病被夺取生命。这样一来皇位很可能旁落别枝。 当初他是好不容易才从多尔衮的手中夺来皇位登基为帝的,自然不希望皇权旁落。 综合来看立玄烨为帝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即便是玄烨即位同样有着一定的风险,那就是玄烨太年幼了,今年只有八岁。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顺治今年也才二十来岁,子嗣能年轻到哪里去? 所以顺治必须找到一些信得过的大臣作为辅弼之臣。 这些托孤之臣必须从满洲旗人中来挑选,因为汉人顺治信不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