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 朱由榔的思考(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南明第一狠人》


    第(2/3)页

    这也是为何明末时期官员能力急剧下降,都去把精力花在溜须拍马上了,皆是一群混日子的鼠辈,怎么可能能力不差。

    所以朱由榔决定对京察制度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保证大明朝政体系拥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要想改革自然就要对症下药。

    朱由榔很清楚问题的症结出在了哪里。

    那就是所谓的门生故吏体系。

    大家都是读书人,彼此间的关系盘根错节。

    很可能你是他的老师,他是你的学生,即便没有这种直接关系的,只要经过熟人一番引荐便也都熟了。

    这种情况下要想做到秉公处理,做出客观的考评是不可能的。

    所以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得重新挑选出一批人来做这个考评。

    这批人不能跟现有的文官阶层有任何的利益瓜葛,这样才能不受到任何的影响,做出相对稳妥的判断。

    只是如何选取这批人呢。

    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有识之士应该都是奔着科举去的吧?

    要想剥离开科举体系选取出一系列可靠的人,谈何容易啊。

    除非朱由榔能够给到这些人等同于科举文官的好处。

    朱由榔仔细想了想,或许可以绕过科考,设立一套考试制度。

    这套制度的核心是为了选拔司法人才,将来替代那些只会嘴炮口嗨的御史言官。

    朱由榔本人是对这些御史言官没有任何的好感的。

    这些人为了自己能够留名青史,只管口嗨乱喷,完全不顾及事情的真相。

    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够显出自己的重要性那就足够了。

    这样的人,满脑子都是自私自利,根本不能用。

    偏偏这些人还能在历史上博得一个好名声,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在朱由榔看来,身为监察人员,除了不能跟既得利益群体穿一条裤子,有太多的瓜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一定得有能力,遇到事情得有自己的见地。

    这当然不能靠个人的灵光一闪,而是得有一整套完备的培训体系。

    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为朝廷输送人才,这样才不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出现断档的尴尬情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