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能够走到今天,僧格靠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实力,更有头脑。 这一仗对僧格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若能大获全胜,他就能在奥斯曼军队中一鸣惊人,也可以取得苏丹陛下的绝对信任。 这会为他今后之路铺垫好许多东西。 但如果输了,恐怕他就会彻底的失宠。 奥斯曼苏丹陛下恐怕就不会再正眼瞧他一眼。 所以僧格必须要牢牢的把握好机会。 在他看来,行军打仗最重要的就是情报。 汉人有句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僧格之前在准噶尔的时候和明军交战,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 明军十分的狡诈,总会用一些看似破绽的地方来诱惑僧格。 僧格又是那种禁不起诱惑的性格,故而一打起来就容易上头。 一上头就彻底失去了理智。 这种情况下盲目追击很容易就陷入到了明军的全套之中。 僧格当年统率的准噶尔军队就是这么全军覆没的。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有了这一次的失败,僧格自然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几次。 这一次僧格就要做好情报的搜集工作。 他派出了足足上千名斥候前去前线打探消息。 这些斥候分得很散,故而基本上不会出现交叉重复的情况。 而他则亲自抓军队的训练。 奥斯曼军队的日常训练还是很有规律可循的,僧格也不需要横加干涉太多的东西,只要保证他们不会偷懒即可。 至于僧格所剩无几的几百名心腹则被他分派到各营之中充当耳目。 奥斯曼将领们也是敢怒不敢言。 毕竟这是苏丹陛下的旨意,他们只能选择尊从。 不过他们也做好了准备看僧格的好戏。 一旦僧格惨败,他们就会在第一时间联名上书,向奥斯曼苏丹陛下弹劾僧格。 僧格如今被捧的多高,将来就会摔的有多惨。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