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郑经休息一夜后,翌日一早便叫梅知府找来向导前去巡视周边海域。 其实别说是泉州,便是整个闽地都没有郑家人不熟悉的,这简直就是郑经的后花园。 说句大不敬的话,郑家在福建的威望怕是比金銮殿中坐天下的那位圣天子还要高。 但也是正因为此,郑经才会想要找一个向导。 道理也很简单,他怕自己陷入到盲目自大之中。 毕竟他们离开福建也有好几年了,这几年间的变化未必都知道。 找一个当地人引路,心里头多少会觉得踏实一些。 ...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与此同时,在泉州一代活动的一股最大倭寇正在小浪屿上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这伙儿倭寇的首领名叫井上一郎。 他们来到泉州后急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落脚之处,最终经过不断找寻井上一郎把目光锁定在了距离泉州海港外不远处的一座小岛礁上。 当地人管这座小岛礁叫做小浪屿。 小浪屿并不大,但是该有的东西基本上都有。 井上一郎当即欣喜若狂,下令占据了这座小岛。 由于这座岛礁乃是无人岛,所以需要倭寇们搭建房舍,仓库等等。 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工程,但是井上一郎坚持要有一个自己的据点,所以不顾部分倭寇反对一再坚持。 最终小浪屿被改造成了倭寇的一个据点。 虽然条件还是稍显简陋了点,但好歹是能够住人了。 就这样,倭寇把这里当成了家,他们更加不想离开了。 泉州港十分繁华,他们随便劫掠一番就可以过上近一个月的好日子。 不开张则矣,一开战就吃一个月。 换做是谁想要舍弃这等无本买卖? “来,喝酒,吃肉!” 今日井上一郎显得十分兴奋,他喝得有些多,眼睛有些微醺道:“我听说不久后有一支船队会从南洋回来,肯定会停靠在泉州港。大伙儿做好准备,我们干一票大的。” 比起打家劫舍,劫掠商队显然更加能够激发出倭寇的兴趣。 道理也很简单,这些去往南洋的商船基本上都满载着价值连城的货物,有些船舱中甚至堆满了金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