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皇太子朱慈煊自然不敢违背父皇的旨意,只点了两千锦衣卫沿途护驾。 说老实话他不是很想来南京。 在蜀中的这些日子,没有父皇的压制他许多事情都做的很舒心。 虽然老师文安之还是会规劝教导他,但那种给人的压迫感是完全不同的。 父皇在他心目中就是圣人,就是神。 只要朱由榔在身边,朱慈煊自然会显得畏手畏脚。 父皇东征的这一年时间,是朱慈煊最快乐的时光。 现在眼瞅着这好日子要结束了,朱慈煊如何能不痛苦? 但是没有办法,圣旨就是圣旨,他总不可能抗旨不尊吧? 当然,文安之安慰他说将来天子也有可能亲征北伐,届时太子还是有机会监国的。 朱慈煊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从蜀中来到南京,一路上花了几个月的时间。 抵达南京城的时候整支军队都有些疲惫了,更不用说养尊处优长在蜜罐里的朱慈煊。 但当他看到雄伟的南京城时,他的那点疲倦感一扫而空。 天呐,南京城的城墙竟然这么高! 朱慈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与之相比、昆明的、成都的城墙简直就像是村子里垒起来的土墙! 朱慈煊此前自然是从未到过南京的。 他出生的时候父皇朱由榔刚刚登临大宝不久,可却没有机会享受皇权的快感,在广东广西之间来回逃窜。 朱慈煊那个时候尚在襁褓之中,自然记不得事情。 但是随着他年龄渐长,渐渐的能够记住一些碎片化的东西。 在他的印象中,父皇一直在全国各地辗转。 他也跟着去过很多地方。 但所有的地方加起来,都找不出一个和南京类似的。 南京城的城墙这么高,城门洞这么大,进城的时候朱慈煊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乡巴佬一样。 冷静,一定要冷静。 他是大明的皇储,一定不能失态让人看了笑话。 朱慈煊强迫自己表露出威严的神色。 虽然这个表情和他十来岁的年龄很不搭也没有关系。 倒是一旁的文安之神色自若,只是眉宇间隐隐能够看出一丝喜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