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实在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再次踏入南京城。 文安之当初被贬后是做过南京国子监祭酒的,对这座城池有着极深的记忆。 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都能够清楚的记得。 金水河钱的石桥,巍峨的奉天殿,雄壮的紫禁城... 往事历历在目,只是他相较于之前已经老了几十岁。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若是放在几年前,文安之恐怕还真的不敢给出答案。 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够活多久。 可现在,文安之坚信自己可以活到大明光复天下。 哪怕那时他八十,九十他也要活到! 这是一个信念,这是一口气! “呼!” 南京城的空气真的香甜啊。 文安之知道自己这是心理作用,但他就是享受当下。 皇帝陛下的执著与坚持让文安之感受到了希望。 他的身边都是年轻人,这也让文安之感到自己尚且年轻。 年轻与否不在于年龄在于心态。 只要文安之的心态不老,他就能继续为朝廷作出贡献。 这也是皇帝陛下降下圣旨后文安之毫不犹豫的前来南京的原因。 当然,还有一点私心。 那就是帮助他的学生,大明的皇太子更好的适应自己储君的角色。 文安之能够感受到朱慈煊是十分聪颖的。 只是这孩子毕竟是十几岁,少年心性有时候沉不住气。 文安之担心太子一个人来南京,和天子闹了别扭没有个能说得上话的人,这便一定要跟来。 文安之对当今天子的脾气秉性也很了解。父子俩都是倔脾气,总需要有个外人调和一下啊。 文安之愿意做这个调和人。 ... ... 第(3/3)页